2025年1月1日,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实施。人社部等三部门同期发布的《弹性退休暂行办法》为退休人员提供了三种弹性选择。对于女干部而言,这三种选择下的养老金差异究竟有多大?
首先,让我们明确女干部可选择的退休方式:弹性提前退休、按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退休以及弹性延迟退休。
弹性提前退休:最早可提前至原法定退休年龄(通常为55岁)前三年,即52岁。 然而,根据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,5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将会逐步延迟至58岁。因此,即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,最早也只能在55岁退休。
按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退休:这指的是根据延迟退休政策调整后的法定退休年龄。对于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的女干部,最终的法定退休年龄将为58岁。
弹性延迟退休:最长可延迟三年,即至61岁。然而,这并非适用于所有女干部。 根据《暂行办法》,公务员、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领导干部“应当”在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,无法选择弹性延迟退休。“应当”一词体现了政策的强制性,确保了体制内人员的岗位有序更迭,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,体现了政策的先进性。只有非上述人员才能选择弹性延迟退休。
展开剩余65%现在,我们来分析三种选择下的养老金差异。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、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。由于过渡性养老金与退休时间无关,因此我们将其排除在外。
基础养老金计算:基础养老金 = 上年度社平工资 × (1 缴费年限) / 2。 假设上年度社平工资为8000元,缴费基数始终为1.0。 选择55岁退休、58岁退休和61岁退休,分别对应缴费年限31年、34年和37年,则基础养老金分别为:240元、320元和400元。
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:个人账户养老金 = 个人账户存储额 / 计发月数。假设55岁时个人账户存储额为80000元,计发月数分别为170个月、152个月和132个月。同时,假设每月6000元基数的8%(480元)进入统筹账户。 58岁退休时,个人账户增加480元/月×12月×3年=17280元;61岁退休时,增加480元/月×12月×6年=34560元。因此,三种选择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别为:470元、640元和867元。
综合比较:
55岁退休 vs 58岁退休(法定退休年龄):养老金差异为 (640 320) - (470 240) = 410元/月,每年4920元。
58岁退休 vs 61岁退休(弹性延迟):养老金差异为 (867 400) - (640 320) = 307元/月,每年3684元。
55岁退休 vs 61岁退休(弹性提前与弹性延迟):养老金差异为 (867 400) - (470 240) = 557元/月,每年6684元。
结论:弹性延迟退休虽然增加了缴费年限,但由于计发月数减少,最终获得更高的养老金水平。选择弹性延迟退休,养老金收益显著高于弹性提前退休和按法定退休年龄退休。 然而,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,公务员、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领导干部无法选择弹性延迟退休。
"
发布于:贵州省贝格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