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全国3亿多退休人员迎来了养老金21连涨的好消息,并且今年实现双增长,这意味着所有领取退休金的人都将享受到工资上涨的福利。这无疑是今年退休人员收到的最佳消息。
尽管5月1日尚未公布具体的养老金调整方案,但根据往年发布流程,今年很有可能提前公布。去年12月就已发布调整消息,比以往提前了4个月(去年6月中旬才公布调整水平),因此今年5月公布的可能性极大。
无论何时公布,2025年养老金上涨已成定局。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涨幅多少。今年养老金调整突出强调向低收入群体倾斜,人社部会议也提及要适当提高涨幅。这两个信号表明,虽然今年养老金会上涨,但涨幅可能受到控制。
近几年养老金调整幅度持续下降:前年为3.8%,去年为3%。然而,去年经济目标达成,物价上涨放缓,且4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进展汇报显示,一季度社会保障运行良好,基金账户收入大于支出,足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。基于此,今年维持3%左右的调整幅度概率很大,可以基本参考去年的涨幅。
展开剩余65%如果参照去年的调整水平,并结合今年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政策,今年的调整方案很可能重点调整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两部分。目前,养老金调整仍采用“定额调整 挂钩调整 倾斜调整”的三结合方式,该方式已能覆盖绝大多数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,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。
定额调整部分,无论养老金高低、年龄大小,每人涨幅相同,体现了公平普惠原则,属于直接增收部分。不同城市的定额调整金额不同,去年上海为61元,辽宁为33元,这与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程度差异有关,尤其辽宁老龄化严重,养老金压力较大。
挂钩调整部分则与养老金金额和缴费年限(为方便理解,下文用“工龄”代替)相关,鼓励多缴长缴。养老金越高、工龄越长,涨幅越多。
倾斜调整部分则针对特定群体,如70周岁及以上高龄退休人员(极少数地区65周岁即可)及边远艰苦地区人员,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。
那么,这种调整方式是如何在鼓励多缴长缴的同时,兼顾低收入群体倾斜的呢?假设A的养老金为7000元,工龄40年;B的养老金为2500元,工龄20年。假设定额调整为40元,养老金挂钩比例为1%,工龄每年增加1.5元,且两人均不符合高龄倾斜条件。则A的养老金增加170元(700010 401.5=170),涨幅为2.4%;B的养老金增加95元(250010 201.5=95),涨幅为3.8%。由此可见,虽然高养老金、长工龄者涨幅金额更多,但涨幅比例却低于低养老金者,低收入群体的涨幅比例普遍高于平均水平。
因此,预计今年各地的调整方案与去年相比,比例上会有所调整,让我们拭目以待最终结果。
"
发布于:云南省贝格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